科学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周维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与发展格局变化,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赶超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们说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鲜明的新概念。它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含义丰富、内容深刻。笔者认为,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概念,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现代化,其次必须弄清什么是经济体系。
从经济的角度看,“现代化”这个概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国的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为主的转变过程;一国的产业从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低的产业或产业链环节向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高的产业或产业链环节攀升的过程;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引擎由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转向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一国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治理模式由传统手段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从传统经济治理模式向现代经济治理和管控方式转变的过程;一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梯度发展向协调均衡发展,由发达与落后并存向共同富裕的转变过程。
而经济体系则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的经济体系基本上相当于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企业经济结构等。广义的经济体系既包括经济结构,又包括对这种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实际上,广义的理解更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初衷。也就是说,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应该包括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生产力层面的内容,还应该包括资源配置方式、国民经济管理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收入分配体系等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
由此可见,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现代化、宏观经济管控科学化为标志,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换言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能最有效反映现代化要求、推动现代化实现并保证现代化有序运行的经济体系,即经济体系现代化或现代化了的经济体系。从外延上看,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包括以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业为主体的高质量、高效益的新型产业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一般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这样一些重要特征。
一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动力,坚持市场需求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战略与近期目标相结合、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把科技创新摆在第一推动力地位,不断加大产业自主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和先进装备;不断推广应用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适用技术,优化生产工艺,积极培育和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相关新兴技术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和先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高点;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全要素生产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装备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二是经济结构高度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十分注重结构协调,统筹兼顾,强调通过实行城乡一体化、地区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劳动就业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和地区和谐发展,包容发展;强调通过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研发设计、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跃升,打破产业结构低端锁定,产业结构实现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
三是资源环境消耗强度低。现代化经济体系十分重视资源环境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看作“金山”“银山”,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注重有效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的新型农业化学技术、节省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节能降耗的能源资源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相关技术等绿色低碳技术。尽可能地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建更加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国际竞争力强。在传统经济体系下,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弱,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在世界产业和经济治理中缺乏话语权。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破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锁定”,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改变主要依靠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方式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局面,培育一大批具有全球资源要素产业整合力和产业话语权的大型跨国企业,打造一大批达到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产业集群,推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从注重中国速度走向注重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走向中国品牌,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持久优势。
五是发展成果全民分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维护人的尊严、扩大人的选择自由、增进社会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推进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享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保障人民基本需要,积极为满足人民高层次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造有利条件,为人民提供更多福利,使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改善。
六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程度高。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已在全球企业和产业中得到迅速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以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为基础,以工业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主要工具,包括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装配、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检测、数字化试验、数字化营销等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生产制造方式成为推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化与信息化、数字化在高度融合中不断推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