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
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三重维度
◇李秋梅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可见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而疫情防控之下的现实是意识形态领域更为复杂,意识形态话语权之间的争夺更为激烈。在此背景下,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具象叙事是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逻辑。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就要通过具象载体说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内在之“道”。具象叙事是从话语表达视角来探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逻辑,是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作为抽象的观念集合,要获得人民群众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其话语叙事就要跨越抽象话语和大众话语之间的鸿沟。通过建构多维符号言说系统,编写大众化的输出语码,构建融通中外场域的传播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故事,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力,进而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
以人民为中心是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逻辑。主体动力是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核动力。毛泽东提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也一定不能跨越人民主体范畴。疫情防控背景下,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以“破”为立,解答疫情中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另一方面,以“立”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这样,才能把话语讲到人民的心坎中去,从而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和凝聚力,进而不断增强其话语权。
防范意识形态风险是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逻辑。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要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凝聚力,还要提升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疫情期间,要通过内塑文化自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竞争主动权,解蔽“后真相”话语消解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治理网络拟态环境占领意识形态话语斗争主战场,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