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A11

中国共产党贫富观的百年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

◇许洪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作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的政党,对贫穷与富裕、贫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贫富问题的理解经历了由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于共同富裕的曲折认识,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倡导先富带后富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演变。

中国共产党贫富观的百年历史嬗变,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守正创新的特征。一是从整体上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光辉品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立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也因教条化对待马克思主义、僵化地理解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而走过弯路;三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理念上注重向务实理性主义的回归,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时代主题和目标任务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贫富观的百年历史演变过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而言,一是要立足于党的地位和角色的变化,树立“执政党”的思维,实现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始终当好“两个先锋队”。二是要结合时代主题和根本任务的变化,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以调动全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努力建构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