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乡村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张雪婷 徐运保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加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接乡村振兴建设,高校应明确目标,深化教育模式和路径改革,主动适应乡村双创”发展要求,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明确目标
乡村“双创”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和支撑。高校以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培育新一代乡村“双创”人才为己任,依托专业、科研、人才、文化等优势,加大乡村振兴人力资本投入,深入乡村,挖掘乡村特征,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新技术,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创创新富农、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的新局面。
高校着眼未来,聚焦聚力,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更要有了解乡村、热爱乡村、扎根乡村的干劲和决心。而当代大学生大多缺乏对乡村就业创业的全面认知,更偏爱留在城市工作。高校“双创”教学中对乡村创业政策、环境和发展前景的课程内容设置偏少,针对性不强,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指导帮扶不到位。因此,高校“双创”教育应从服务特色乡村建设的实际出发,推行“爱乡村、敢开创、勇担当”的创新创业理念,构建知识、实践、思维、精神、素质五维能力培养体系,联动乡村产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创”人才培养计划,分阶段、分批次深入乡村基地,在实践中强化“双创”成果落地,真正发挥教育教学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发展的基本效能。
精准对接
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勇于创新,探索更具实用性、实效性的“三位一体双创”教育模式,精准对接乡村建设,打造乡村优质名片。第一,情感教育。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是美丽乡村和国家富强的主要建设力量。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宣传、举办讲座、讲解政策、实践调研、参与科研项目、产学研联合培养等方式,转变传统择业就业观念。实施情感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懂农业、爱农村、惠农民”的乡村情感,培养大学生扎根乡村建设的坚定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持久发展动力。第二,理论教育。高校以服务乡村优质高效发展和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需求为出发点,推进“双创”教育理论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基于产业化、市场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求,高校突破原有的学科和专业壁垒,强化立体式、交叉性教学融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和多维创业能力。高校应鼓励“双创”教师和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培养科研素养和探索精神,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及其在乡村创新系统内的扩散应用,提高科技驱动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占比。第三,实践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双创”教学效果,高校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对接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基地,从乡村资源调查、特色产品发掘、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打造、价值链提升到品牌培育与管理、营销渠道建立与推广,有计划、分步骤、全流程紧密联动。实践教育从乡村中发现问题,为大学生提供“双创”教育的训练场地和平台,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勇于创业的意识,有效识别创新创业机会,寻求创新创业项目,切实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精准到位,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整合资源
高校大力推行“双创”教育,整合优质资源,以提高大学生“双创”能力全面提升的实效性。一是组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充分发挥各类高校专业和学科优势,共享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整体发力,产生强大的教育能量。联盟通过组织“双创”项目竞赛、开展交流合作、提供面对面指导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双创”热情,积极参与,科学规划,增强团队意识,形成浓厚的“双创”氛围。二是建设大学生乡村“双创”基地,高校与乡村对接,依靠政府政策引导,强化企业参与力度,融合各类社会资源,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场地支持与指导,降低创业壁垒,营造良好的“双创”生态环境。通过实践,初创实体能在不断磨炼中成长壮大,规避项目投资风险,提高创业成功概率,增强创新创业自信心和实战能力。三是搭建“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激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手机软件等各类传播途径,大学生可以获取“双创”政策解读、科技创新、行业培训、产业导向等信息。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增强政策驱动力、市场驱动力和技术驱动力,科学引导大学生乡村“双创”项目可落地、可操作,提升“双创”教育培养质效,多方共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19B1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