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院内专刊1

制度创新推动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记者袁华杰  赵徐州)6月16日,“东北振兴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延吉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忠文,延边大学校长金雄,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艾书琴分别致辞。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作主旨发言。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主持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李培林认为,70年间,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经历了从缩小到扩大再到缩小的变化过程。近30年来,通过国有企业改制、发展民营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走过最困难的时期。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增强忧患意识,跨越资源产业、重工业的路径依赖,选择内源式多样化发展道路,跨越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吉林地处东北地区心脏、人地关系宽松、“汽车城”贴近居民消费、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大余地等优势,积极打造东北振兴示范区。

金雄表示,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希望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深入交流,共同探求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携手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智力支持。

邴正认为,东北经济下滑是当代全球性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突出体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是中国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过渡性阵痛,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变革对东北乃至中国提出的时代性挑战。邴正提出,要积极学习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应东北和吉林发展的新兴产业、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社会结构转型,推动创新创业,吸纳人才就业创业,稳定人才主体;加快大城市中心突破,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生命医疗健康产业、信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阶层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城市化发展,推动长春率先进入特大型城市行列,形成新兴产业中心,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带动长吉中部城市带率先崛起。

张翼提出,东北振兴首先要通过制度创新,改善政商关系,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激活内生动力,在结构重组中开发新功能,为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形成新型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社会政策保护力度。最后,选择雁阵发展模式,建构领头城市,打造点线面开发机制,形成东北协同发展格局。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吉林大学、延边大学联合主办,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