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4版:院内专刊4

为离退休老年“云运动会”喝彩

◇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组织了一场名为“云运动会”的特殊活动。此次运动会虽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情况下,以线上报名、线上比赛的方式进行的,但却是一次成功的运动会,颇值得我们为之大声喝彩。

同年9月,举行“云运动会”的通知下发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后,我觉得自己从来不擅长体育活动,细看其中列举的五项活动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心想看看就得了。但一看研究生院原副院长、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王清海在微信群里大声呼吁和鼓励老同志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再看同院居住的原院办主任、85岁高龄的李彦冬和宋爱珍,以及年龄与我相仿的贺良成等老人都积极报名,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也报了夹花生米和腰部转球两项。

家中孩子看我报名参加比赛,就对我说:“你从来没有体育活动,参加比赛固然是‘重在参与’,但也应力争好成绩。”他们为我买来花生米,又从各自家中拿来了孙女用的排球。我想,既然比赛器具都有了,那就试试吧。可一试,发现自己真的不行,可以说差距很大:夹花生米,一分钟不到30粒;腰部转球,一分钟不到10个,且球中途要掉下三四次。仅凭这样的成绩,岂不让人啼笑皆非!

但我转念一想,自己在孙女小时候教过她叶剑英的诗:“攻城不怕坚,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既然苦战能使科研取得好成绩,同样在比赛中也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决心下定,从2020年9月到10月比赛、录制视频前,我练了20余天,成绩果然直线上升:夹花生米,一分钟最快能达到60余粒;腰部转球,一分钟能转四五十个,且球中途不往下掉了。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更为重要的是,“云运动会”确实达到了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通知所说的,既加强了参与者本人与其家人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就我而言,平时很少与家人交流;运动会期间,可说是祖孙三代齐上阵,儿子、儿媳准备运动器具,老伴出主意、陪练,孙女在比赛时负责计数、助威,儿子、女儿摄像及提交视频,这其中自然加强了家人之间的交流与和谐。再者,我平时很少运动,充其量也就是每天出门散散步,运动较为单一。此次运动会中,通过夹花生米与转球的运动,训练了手和腰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的颤抖和腰部的疼痛。我决定,“云运动会”后,这两项运动一定要坚持下去,把身体锻炼得更好。这是我为本次“云运动会”喝彩的主要原因。

“云运动会”办得相当成功,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的关怀、老干局领导的正确指挥与部署,以及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加班加点的工作息息相关。在此,我们应该向这些无名、无奖的英雄致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谢谢你们!”

最后,我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今后的院老年运动会是否可以用线上与线下同时举行的办法,年满70岁以上的可参加线上活动。这样,可以让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参加。就个人而言,以往社科院的31届老年运动会我都没参加,主要原因是觉得我住的望京地区离社科院较远,交通较为不便,70岁之前去历史所参加答辩会,我都是坐车到东直门后,沿着二环走40分钟到社科院。若参加运动会则须大半天,耗费体力精力太大。70岁后,再从东直门走到建国门,体力已跟不上了。现在有了“云运动会”,我们都可以参加了,同时也省去了儿女们的担心,我想在形式上也是一大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