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A05
本版标题
  • 以数字化改革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 我国高考制度的百年探索与基本规律

  • 重建乡土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 ·

重建乡土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郭方玲

乡土教育是一种借助乡土知识来认识乡土环境、获得乡土体验和增进乡土认同的教育。它能够增进学生对于乡土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塑造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近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推进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亟待对乡土教育进行重建。

乡土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

乡土教育以儿童生活为起点,营造浸润式的学习环境,使儿童通过学习乡土语言、历史、地理等了解乡土、认同乡土,由爱家、爱乡发展到爱国,并形成爱护自己、保护环境、尊重多元文化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第一,乡土教育是促进学生完美生活的教育。乡土教育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以儿童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等为中心。所以,乡土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将儿童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对周边的人、事、物形成相对全面的认识,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周边环境进行实际的探查、了解等。当儿童对乡土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产生相对清晰、准确的认识时,他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产生情感依赖,并形成牢固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根基。可见,乡土教育在增进儿童生活经验、提高儿童生活能力、指导儿童从实际的观察体验中进行学习、使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乡土教育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学生以其切身环境中的人、事、物为学习的起点,由亲知而言知、推知,合乎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发展过程,更能够奠定稳固的认知基础,形成深厚的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