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院内专刊1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调研组四川调研纪实


■调研组参观考察永昌镇福田村蓝莓小镇脱贫攻坚示范点。本报记者 朱高磊/摄


◇本报记者  高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2020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之际,7月19—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带队,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原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李扬、李培林等18位学部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前往四川进行学术调研。

5天、3座城市、18个考察点,调研主题涉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创新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等多个方面。密集的行程、紧张的节奏充分说明,哲学社会科学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空洞的学说,而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实践性。

发挥智库功能:

为治蜀兴川建言献策

历史上的四川,既有蜀道之难、天堑之险,也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进入新时代,巴蜀大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还是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四川都深度参与其中,战略地位不断凸显。

“大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全国有重大影响。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经济强省,在发展过程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落脚点。”在7月23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四川省座谈交流会上,谢伏瞻这样说。

谢伏瞻表示,面对当前良好发展机遇,四川应更加注重发展的平衡性,不断提升成都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军民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大文章,培育创新环境新优势,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发挥人文社科研究优势,结合四川实际,找准合作领域,为四川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部委员们结合调研实际,从各自学科领域出发,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建言献策。高培勇表示,随着社会财富来源结构发生变化,对市场主体的界定和认识也在变化。四川是农业大省,个体经济发达,在经济发展中应充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非企业类市场主体的作用及价值。“十四五”时期,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各方面工作考量中增加安全维度。

蔡昉谈到,结合经济、人口方面的数据来看,四川比其他地方面临着更大的“未富先老”压力,需要拿出更有力度的应对措施,如稳定制造业比重、充分挖掘人口红利、提高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效应、加大户籍改革力度等。

李培林认为,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四川需要更加强调创新环境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更好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良好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凝聚人才。

这些极具针对性的建议得到了四川方面的呼应。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会见调研组一行时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建设高水平省院合作平台,为推动四川省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工作指导。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表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进一步发挥高端智库咨政建言作用,多为四川高质量发展贡献“锦囊妙计”,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触摸城市脉动: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矗立着一座极具科技感的蓝色立方体建筑。这里就是被誉为中国“西南最强大脑”的成都超算中心所在地。

10亿亿次/秒——这是成都超算中心目前能够达到的算力峰值。了解这一情况后,前来调研的学部委员们赞叹不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调研中,学部委员们先后到绵阳科技城新区、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等处,考察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及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情况。

在德阳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重型一分厂的厂房内,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在一台巨大转子前站立良久,仔细观察。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其工艺水平直接关系到汽轮机的性能。余永定曾在北京重型机器制造厂有过10年工作经历。将眼前景象与50多年前的回忆对照,他感慨良多:“实现科技赶超有两条道路,一是奋力追赶、占领已知高地,二是发现新的高地。后一条道路更为关键也更加困难,必须依赖扎实的基础教育和雄厚的研发能力才能实现。”

军事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显然,四川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说,技术上的前沿突破是下一轮中国产业经济循环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基地,四川军工资源雄厚,如若充分释放军民融合的“裂变”“聚变”效应,必将形成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空间。

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成都除了“科技创新中心”之外致力打造的另一张闪亮名片。学部委员、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潘家华谈到,碳中和是公园城市的题中之义。四川具有能源生产和消费清洁化水平高、森林覆盖率高等多方面优势,希望能够制定明确规划、出台综合方案,通过多能互补、区域协同等方式,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走近古老文明:

探索文保考古发展新方向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使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成为信史。

2020年9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重启发掘,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多件重要文物。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是此次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大棚,学部委员们了解到,目前,3号坑大部分器物已提取完毕,4、5、6号坑的清理工作已近尾声;7号坑完成了灰烬层的清理工作,开始清理象牙;8号坑大部分象牙提取工作已完成,现已出土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文物(多为残件)数千件。

(下转院专刊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