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院内专刊3

有志当从军旅行

◇魏忠(民族研究所)

 

我从部队入党。回首当初,有一段无法忘怀的往事。我是北京人,1951年4月出生,1968年12月下乡插队。1972年12月,从插队处入伍,部队是某野战军高炮团。

新兵训练之后,我被分配到雷达排指挥仪班。我担任指挥仪的二测手,负责方向搜索和跟踪,是关键岗位。三测手负责高低角,一测手负责测距,四测手负责高度,这是一个战斗集体。

刚来部队时耳目一新,自己也决心好好干。当然也考虑过入党,但一开始并没有提出申请。因为部队有很多老同志,他们思想觉悟、工作作风都很过硬,也能干,比自己强多了。我就一个新兵蛋子,与党员的标准确实差得太远。

刚开始军训考核实弹投掷,我不慎把手榴弹投出界外,此项成绩成了“光头”,这在部队很丢脸。连长总结时,狠批了我们几个“光头”。后来在班务会上,因内务工作不积极,我也受到班长的批评,一时情绪有些低落。副班长找我谈心,说要经得起挫折和考验,不能一碰到困难就泄气。我也暗下决心努力“翻身”。先抓军事训练,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都达到优秀;各项勤务也是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累。去农场插秧,我个儿大体重,实在赶不上别人,就去拉长木,靠木头滚动平整水田,一天下来腰酸腿疼。晚上,我还坚持读报学习,无论严寒酷暑,夜里站岗从没误过一次。那时部队开展学雷锋活动,我利用周末去炊事班帮厨,担水切菜;还去水库工地义务劳动。想入党就得干出个样子。就这样,我的思想慢慢转变,眼界也开阔了。入伍第二年年底,班长和副班长说,你可以考虑写入党申请书了。我说,自己还不是很突出,现在行吗?他们说,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就这样,我写了入党申请书。班长陈贤我、副班长杨立嘉做了我的入党介绍人。

1975年7月1日,经全连支部大会通过,我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军人,党员的先进性首先要体现在军事训练上。12月下旬,全团进行冬季野营拉练,到北京军区的高炮靶场进行实弹射击。能否取得好的射击成绩,能否击落拖靶,成为检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团组建5年以来尚未直接击落过拖靶,被引为憾事。这次全团摩拳擦掌,必欲拿下。

终于轮到我们连射击了。巨大的轰炸机用长长的钢丝绳拽着拖靶,由北向南飞过来。我们在12公里的位置上迅速捕获目标,临近时方位变化较大。我沉着冷静,跟踪稳定后及时转入半自动状态,此刻全连火炮与指挥仪联动。班长大声报着距离:“8000、7000、6000、5000、4000……”连长在4000米时,按下电钮。8门火炮64发炮齐飞向拖靶。炮阵地一阵轰响,火光四射。我从瞄准镜里清楚看到拖靶起火被打成碎片。此刻炮阵地上一片欢呼:“打中了!打中了!”接着是炮手们快乐至极的狂吼:“好!”大家一年的辛苦训练终于有了成果。

取得这样的成绩,大家都很高兴,我也受到表扬。老党员及时提醒我,不要骄傲,不要翘尾巴,取得一点成绩,是大家团结协作的结果。作为新党员,要和大家团结,多向老同志学习。这些话对我帮助很大。转年,我当了班长。指挥仪班被上级确定为全团训练先行班,军政训练都先走一步。当年全军狠抓军事训练,搞比武活动。在所在军区举行的全区高炮团指挥仪班长业务比赛大会上,我获得了第一名,全班的训练成绩也很好。年底,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当奖状挂在宿舍墙上时,大家都很高兴。这是全班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1977年,我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

以上是我入党前后的故事。我在部队干了12年,最后从连长任上转业,来到社科院民族所。入党誓词和从军经历始终激励着我在新岗位上保持部队作风,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现在回想起来,总是心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