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着力点
◇张辉 张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坚持各科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紧密融合、同向同行,以此来达到协同育人的根本目的。培养出兼具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坚持实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有助于缓解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通过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紧密融合,我们才能有效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专业能力扎实、品德修养好的复合型时代新人。
显性隐性结合
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分。新时代整体社会环境和学生群体都在发生变化,思政课显性的教育效果边际效益逐渐递减,思政教育工作要不断改革创新。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传统思政理论课重要性的削弱,而是强调所有课程都具备较强的育人功能,因为高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和趋同性。通过协同育人,把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核心目的都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政育人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