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澳学者呼吁重视预印本论文作用

  • 构建预印本的同行评议制度

  • 【3版 图片新闻】

  • 提升全球能源分配公平性

  • 增进学术出版语言多样性

  • 租房导致英国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

  • ︽透过图像看︾

  • 澳学者呼吁重视预印本论文作用

  • ︽透过图像看︾

  • 【3版 图片新闻】

· ·

构建预印本的同行评议制度

◇本报记者  王俊美

在传统学术刊物发表文章,通常需要经过漫长而繁琐的同行评议过程,而预印本是未经同行评议的文章,能够更快速、更开放地发布研究成果,是学术界对同行评议制度时效性缺点的一种积极反应。当前,预印本已在生命科学界变得非常普遍。但是,因缺乏配套的质量控制与学术评价机制,学术界对预印本的认可度整体上低于传统学术期刊。这导致许多研究者不愿意以预印本形式发表高质量论文,从而阻碍了预印本发挥改变学术出版模式的潜力。2021年7月,生物学领域开放存取期刊eLife开始对文章采取“先发表,再评审”的政策,并将所有同行评议报告公开。这是一种适应开放存取环境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对于完善预印本发布方式、创新学术出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实行更广泛的同行评议

2011年,eLife期刊由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英国惠康信托基金会共同出资创立,其目的是促进重要科学成果的发表与共享,提高论文发表的效率。根据“先发表,再评审”的政策,eLife只审查和发表已经在bioRxiv、medRxiv和arXiv等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的论文。这种模式凸显了预印本的价值,也将预印本与同行评议制度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