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本版标题
  • 彰显文艺作品中青年形象的价值引领性

  • 高扬理想情怀  饱含生活气息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中的青年形象

  • 彰显文艺作品中青年形象的价值引领性

  • 彰显文艺作品中青年形象的价值引领性

  • 彰显文艺作品中青年形象的价值引领性

  • 高扬理想情怀  饱含生活气息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中的青年形象

  • 彰显文艺作品中青年形象的价值引领性

  • 高扬理想情怀  饱含生活气息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中的青年形象

· ·

彰显文艺作品中青年形象的价值引领性

◇蒋述卓

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一代代志士仁人坚持不懈地呼唤中国的觉醒与强盛,“少年强则国强”激发起广大爱国青年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中国共产党自创立始,就注重唤醒青年,动员青年,激发青年的革命斗志和热情。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塑造了大量鼓舞人心的青年形象。这些形象朝气蓬勃,感人肺腑,光彩夺目,成为一代代青年的榜样,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性。

勇于探索人生道路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一大批知识青年追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在思想意识上逐渐觉醒。“革命文学的前茅”蒋光慈于1926年创作了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其中的汪中是一个不畏惧死亡的好汉,他是孤儿,到处漂泊,做过学徒、乞丐、工人,最后报考了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军东征攻打惠州的战斗中牺牲。他虽算不上有知识,但在痛苦的挣扎中觉醒过来,反抗剥削与不平等,追求进步和幸福,渴望在参加革命的过程中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汪中的形象真实反映出当时进步青年从身心漂泊到投身革命的精神蜕变过程,唤醒了无数正处于摸索中的青年,激发了他们投身革命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