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吴广阔(服务中心)
2018年5月13日,是探亲看望母亲的最后一天,晚上乘高铁返京。
吃过早饭,母亲告诉我: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收麦子了,想到庄稼地里看看麦子长势、看看今年收成如何。我爽快地答应了。母亲卧床已七八年,虽然有哥嫂精心照顾,但因所住楼房未安装电梯,频繁背着母亲上下楼仍然是件麻烦事,她到庄稼地看麦子的机会微乎其微;再者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小麦、玉米、黄豆等农作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我不能不满足母亲晚年这小小的心愿。
在二嫂的帮助下,我把母亲抱下楼,放在轮椅上,调整到舒适坐姿,把湿纸巾、卫生纸等母亲外出必备品放到她熟悉、方便拿取的位置。我推着母亲,在高铁桥下寻找到一块不大的麦地,把轮椅推至母亲伸手可触及到麦子的位置。母亲兴奋了,左手摸揉着麦叶,右手像对待孩子一样小心翼翼抚摸着麦穗,感慨地唠叨起来:现在的麦子还生,六一难收割!因春天下透了一场春雨,今年麦子收成一定会很好,不停地问我,现在麦子多少钱一斤、一亩地产量多少斤等问题,我实事求是、开玩笑地告诉母亲,我和您知道的一样多,就是不知道!
短短的几十分钟,母亲真是重回了旧日时光。
我帮母亲拽了十几棵麦穗放在手中,母亲像宝贝一样紧紧抓在手里近两个小时。
得知我要坐高铁回北京,母亲问我,高铁柱子多高?两个柱子距离多远?高铁遇到大山、大海怎么办?最南端修到什么地方?我不厌其烦、逐个问题详细解答。母亲不停感叹:现在国家真有钱,现在的人真能!还念念不忘2017年乘坐高铁的体会:高铁跑得真快,在北京坐高铁车上没感觉呢就到家了……
路上,母亲问我:这次回来带钱没有?我问她拿钱做什么,她说:现在有1000元,再给她1000元,攒够2000元,今年是我孩子参加高考,孙女上大学,当奶奶的不发红包不合适……我听后很感动。
晚上在返京的高铁上,我一边回味探亲期间陪母亲的情景以及相关联的人和事,一边用手机浏览着各网站新闻、八卦和微信朋友圈,当看到铺天盖地感恩母亲的各种祝福时,恍然大悟:原来当天是母亲节!
自己情不自禁潸然泪下,那是激动兴奋的泪水。平时,我一向对这些节日不屑,特别是像父亲节、母亲节等更不敏感,固执地认为,孝敬父母,天经地义,更不是你炫耀的资本。所以,类似这样的节日,没有刻意留意关注具体时间和意义,没有给母亲打过电话主动问候和祝福,不在朋友圈发祝福之类的内容,更没有送花的浪漫之事。那日,在无意之中,我第一次陪母亲过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母亲节”,令我终生难忘。
少小离家,在外拼搏30多年,因工作和母亲身体原因,自己没有能力照顾、陪伴其晚年生活,是一生的遗憾。所以,在有限的陪伴次数和时间内,我对母亲的言行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此时,再次把与母亲相伴的一些小事随笔记录,铭刻心中,祝福母亲在期颐之年,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