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有待发力
◇本报记者 段丹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学与美学、文化、艺术等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审美人类学应运而生。经过40余年探索,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思想根源的中国审美人类学,凭借其具有的历史生命力、现实关切力和实践创造力,为美学的当代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将美学理论
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审美人类学的兴起主要缘于西方传统美学对自身物质基础”追问的缺席及其造成的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疏离。传统美学对于审美和艺术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审美需要与实用保持距离,要保持艺术的纯粹性。随着西方美学和人类学学术著作在我国的译介与传播,美学界对艺术本体和美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讨论,观照实证性的当代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逐渐兴起。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王杰告诉记者,审美人类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强调中国审美经验对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术上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立场。与其他美学模式相比,中国审美人类学在吸收当代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
“如果说美学偏重的是形而上的抽象研究,那么人类学偏重的是实地考察的实证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谈到,人类学强调的是要整体地认识人类的行为和文化,在这样的视野中,艺术作为人类行为和文化的一部分,被纳入不同社会实践中的生活场景加以研究并认识。
云南大学审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向丽表示,审美和艺术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存在于它自身与政治、经济、社区结构、阶层体系、信仰、宇宙观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共同编织的文化脉络之中,核心是意识形态。如何发掘审美与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造成审美和艺术现象复杂性和特殊性的根源,以及审美和艺术如何介入当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是审美人类学纵深探讨的重要课题。
拓宽研究方法
中国审美人类学以人类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艺术和美学方向。当前,不少关注非西方族群审美偏好等研究的著述相继问世,审美人类学研究成为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理论版图中一支积极的建设性力量。谈及当前审美人类学研究存在的不足时,王杰认为,由于缺乏足够的国际交流,审美人类学在中外对话中实现自身发展尚有不足。此外,中国美学界对用实证性方法研究美学和审美经验还有欠缺,深入持久的田野调查也有待加强。
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表示,作为跨越美学与人类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审美人类学的成就之一依然是深入田野、实证阐发。这是继当年“黑衣壮”民歌考察以来对美学研究本土化实践的进一步推进。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徐新建认为,一方面,要继续凸显学科的人类学性,从人类整体的宏观层面阐释审美本源,构建美学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特定的区域、族群开掘地方性知识和时代案例,在跨文明意义上开展包括文学、艺术及日常生活在内的美学对话,深化与域外同行的交流,在“不同而和”的框架下,真正实现对“审美的人”的完整研究。
发挥审美人类学更大作用
目前,我国已有一批优秀的审美人类学学者在国内各地做田野考察,研究不同地域和不同少数民族语境中的审美经验,以此来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促进中国社会不断向前推进。方李莉告诉记者,人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跨文化研究,关注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人类学认为审美或艺术都与其所处的文化语境,包括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世界不同地域的美学传统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如果能结合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相信会有更优秀的成果出现。
在向丽看来,未来审美人类学研究应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紧密结合,通过对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持续存在的人类学批评精神的深度发掘与阐释,纵深探讨审美人类学的现实性品格与实践机制;在方法论上,以情感民族志的田野方法和书写方式,深度探讨“美”在多重文化叠合的当代语境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田野研究场域方面,需要在都市与乡村同时展开田野调查,尤其是要通过对艺术乡建的系列考察,发掘审美和艺术同社会转型与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纵深发掘“美”的社会介入力量及其可能性。
审美人类学是中国美学从启蒙主义美学阶段进入当代美学阶段的一种重要形态,为中国美学的当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思路。王杰表示,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发展,以比较美学为基础的“世界美学”理论会逐渐发展起来,审美人类学在其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