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字创新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推进
◇占文忠 毛莘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了向人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但当前我国文化资本市场不够活跃,文化相关行业融资问题凸显。数字金融作为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的运营模式,拓宽了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更为契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创新的本质要求。但同时,数字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尚不成熟,数字金融供给主体效率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数字金融支持下的
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据2020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共计6万家;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相较于2019年增长2.2%。但同时文化产业也存在着较大资金需求压力。数字金融结合了数字化与金融业的发展特点,有效缓解了文化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数字金融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技术,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