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追故事的人”
◇漆凌云
中国民间故事以历史悠久、类型多样、想象丰富、意蕴深厚,屹立于世界民间故事之林。卡夫卡曾用“精妙绝伦”形容其独特魅力。如何将丰厚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研究优势,对中国故事学人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刘守华教授在民俗学界被誉为“一辈子追故事的人”,自1956年步入故事学园地以来,他深耕民间文学、民俗学、比较文学、古代文学、宗教学、儿童文学、俗文学等领域,成果丰硕,成为当代中国故事学的领军人物。为系统呈现其故事学成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12月推出《刘守华故事学文集》(1—5卷)。
注重研究方法的本土化
海外学人视中国为故事学研究的乐园。中国民间故事历史悠久、文献记述丰富、内容鲜活,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为故事学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绝佳资源。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学结合起来,开辟中国故事学的本土范式,成为该领域学人的首要任务。
作者一方面积极吸纳西方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历史地理学派、流传学派、故事形态学、精神分析学等故事学理论;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邀请美国的阿兰·邓迪斯、丁乃通,俄罗斯的李福清,日本的小泽俊夫等海外故事学家来国内讲学,还加入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参与国际学术对话。从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上理论在中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