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本版标题
  • 我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之路
    ——访英国翻译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韩斌

  • 嘉宾简介

  • 嘉宾简介

  • 我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之路
    ——访英国翻译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韩斌

  • 我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之路
    ——访英国翻译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韩斌

· ·

我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之路
——访英国翻译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韩斌

◇本报记者  姜红

202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纳入国家荣誉框架下的出版界最高涉外奖项——第十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在北京揭晓。来自15个国家的15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获奖,其中包括英国著名翻译家韩斌。

从虹影的《K》开始,韩斌已躬身翻译中国文学约二十载。贾平凹、严歌苓、韩东等众多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经过她的翻译,进一步走向世界。韩斌的工作证明,即使存在语言和文化差异,但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人类情感的普遍诉求,总是可以引起不同读者的共鸣。

近日,本报记者对韩斌进行了专访,请她讲述翻译中国文学的经验和感悟。

与中文结缘:从零开始到全职翻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据闻,您初次邂逅中国文学正值豆蔻年华,后来,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又在您一位叔叔的建议下选择学习中文。请具体讲讲您的这段经历。

韩斌:我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唐德赛村长大,我的父母在那里务农。12 岁时,我被送到威尔特郡(Wiltshire)南部的一所寄宿学校。我在那里挺孤独的,但是学校的一大亮点,就是提供了学习语言的绝佳机会。我的法语老师给了我很大启发,在那里我还学了意大利语和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