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现代化理论新发展
◇刘倩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离不开时空坐标的勘定。而时空坐标的确定,则由历史观与世界观所规定。纵观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讨,既需要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伟大实践进行总结与展望,也离不开在学理上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推进。库尔特·勒温曾说:“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真实。”透过剖析早期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观与世界观,“传统—现代”二分的思维模式遭到普遍检视,传统在现代化中的延续性与影响力得到了不同学科的重视与阐发;而以西方为样板的单一现代化模式遭到批判,现代性的多重内涵、实现现代化的多重道路得到更加深入的阐发,并由此奠基了对未来世界格局与人类社会的新构想。更为重要的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思考,实际上蕴含着现代化与现代性关系的重构:现代化道路不仅由现代性所规定,现代性亦经由现代化实践得以更新与建构。
反思西方现代化理论
在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中,包括政治学在内的诸多学科深受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影响。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世俗化、管理的科层化等指标构成了现代化的诸多面向,也引导着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以自由民主和市场资本主义为内核的现代化,不仅被宣称为主导当代世界历史的“时代精神”,更是被福山视为“历史的终结”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