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概念移植史中的中国立场
——以严复为个案
近代以降,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术语在中国的确立,都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一些概念的输入甚至是伴随着经由同样处于西方文化继受国地位上的日本而得以实现的“语言学事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正如自由权利概念的移植史所揭示的那样:在其过程中,中国不是作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借鉴西方的,而是拥有一定的主体性立场,即使在对日本的“二次继受”或曰“转继受”的过程中,也折射出中国自主性立场的内在倾向。
以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严复(1854—1921)在“自由”这一概念输入过程中的实践贡献及思想倾向为个案,可以透析这一法政基础性概念在近代中国移植过程中中国式自主性立场的具体内容与意义。之所以选择严复作为切入点,乃由于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位代表性学者,其“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尤其在自由概念于近代中国的输入过程中作出了苦心孤诣的努力,并留下了独辟蹊径的足迹。有学者认为,他“首次把西语‘自由’观念引入中国、开创了中国式自由主义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