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本版标题
  • 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价值遵循

  •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时代特质

  • “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阐释

  •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时代特质

  • “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 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价值遵循

· ·

“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改革开放43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改革和开放。那么,中国的对外开放到底遵循了一个什么样的理论逻辑呢?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中国要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些表述实际上已经证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柱。回望中国40多年来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中国的成功就是长期增长的成功。长期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指的就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增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人均收入增长就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增加,指的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那么,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源泉是什么?根本性的也是直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这个清晰可见,毋庸赘言。二是分工、专业化和交换。A和B各自生产的优势产品并进行交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虽然两者都没有实现技术上的进步,但由于他们都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这就提高了整体产出水平。当然,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即交换。例如,A只种棉花,种植棉花是A的优势,B只种粮食,这是B的优势,他们实现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但是如果没有进行交换,就会出现问题:A没有衣服,B没有粮食。因此,交换十分重要,而交换涉及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