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价值遵循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时代特质
“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阐释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时代特质
“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价值遵循
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价值遵循
冷战后,随着多边组织和多边框架不断涌现,多边主义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国际潮流。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断丰富大国多边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积极提出新的合作理念,坚持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多边外交的成功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一度在西方的围堵下奉行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已经开始重视在多边外交中展示新中国的形象,阐释独特的外交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交往趋于活跃,在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发挥了世界性大国的独特作用,多边外交率先在周边展开: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进程,1997年双方举行10+1”领导人会议;1991年中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1996—2000年,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三个邻国的“上海五国”机制不断深化地区合作,促成了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SCO)的成立。
上合组织成立之前,中国的多边外交虽然也在多层次上展开,包括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很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但因为大都不是创始成员国,有的还是经过漫长谈判之后加入的,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历了15年,在多边活动中往往被边缘化或者没有多少实质性话语权。而在上合组织发展过程当中,中国从成立伊始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俄罗斯并称为该组织发展的双引擎”。上合组织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具有开拓性的作用,例如通过多边合作开展预防性、应急性外交;依托多边平台开展延伸性、功能性外交;探索经济和安全相互贯通的综合性合作方式;发挥理念引领和规则约束的双重“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