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院内专刊3

探索乡村振兴的东亚经验
“中日乡村振兴比较”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  10月16日,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21年年会暨“中日乡村振兴比较”学术研讨会及首届“乡村振兴与山水花园城市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丽水市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的会员代表、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共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中日乡村振兴比较等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闫坤主持。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驻日本国原特命全权大使程永华,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福田高干,丽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秀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玉宏,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梁伟样出席会议并致辞。

程永华表示,明年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长足发展,已经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紧密合作关系。中国已经连续14年稳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之位,2021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1813亿美元,全年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日资对华投资总体寄予厚望。维护和发展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日分别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双方应该本着维护各自的根本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本着弘扬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东亚智慧,坚定排除域外因素干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促进区域合作。当前,要聚焦推动RCEP生效实施,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维护好、发展好亚洲家园。

福田高干对中国和日本经济合作充满信心。他表示,我们既要对中日经贸合作过程有信心,也要对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有信心。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体现了中国与日本经济合作关系的牢固。日本会进一步加深加大对华投资力度,不断发掘合作新领域。

杨秀清介绍了丽水市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以及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验和做法。他表示,丽水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更多的国际经验来支持和促进城乡发展。此次会议以中日乡村振兴比较与山水花园城市发展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三农”问题的共性与差异、乡村振兴领域的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必将对丽水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刘玉宏认为,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在文化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经济贸易相互依存。在后疫情时代就两国乡村振兴比较和城市发展两个主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具有现实意义,是符合、顺应中日两国发展需要的。在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方面,日本起步早、模式好,实现了城乡结合,打造了品牌,促进了发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学术报告环节,闫坤作题为“‘十四五’时期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主题报告。她表示,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学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国家治理背景下,财政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债务偿还能力和财政收支平衡,也要对财政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不仅要从财政流量视角看待可持续发展问题,更要基于财政存量观来分析;不仅要关注财政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更要关注通过优化财政促进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驻华使馆经济公使田中英治在题为“日中经贸合作现状、课题与展望”的报告中表示,当前中日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存在较大合作空间。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企业层面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商务模式与战略,国家层面则需要做出尽可能详细的预测,以营造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他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电力行业脱碳化是大前提,热能需求将通过氢能化、二氧化碳回收等方式来满足,并预测能源相关产业、交通运输及制造业相关产业、家庭及办公相关产业等领域将存在明显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原副所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季风作题为“日本乡村振兴与‘数字田园都市国家构想’”的报告。他表示,日本乡村建设的特点与启示包括注重农村城市融合发展、发挥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注重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注重乡村建设的品牌战略等。

会议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青田县人民政府、浙江大花园建设研究院协办。

(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