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院内专刊3

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

本报讯(记者明海英)10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2021年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社会学所长会暨青年论坛”在武汉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陈光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克斌,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钟涨宝,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爱国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述明主持开幕式。刘光远在欢迎词中介绍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就。陈光金说明了以“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为论坛主题的原因,以及他对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理解。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全国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其他部门的实务工作者共8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学者在主题报告和两个平行论坛上,广泛探讨了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机遇,总结了社会建设的创新成果,为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贡献新思想、新理论、新经验。

杨述明在主题报告中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形态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新阶段种种社会现象表明,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进而走向智能社会的转型变迁过程中。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所处的社会形态以及构成这一社会形态的社会设置,对于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构建新的社会结构、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社会建设历史表明,社会建设是一个变革求变、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其中包含着量变积累和质变突进,体现着一个国家、民族和执政党社会建设的理念、取向、原则、能力,关乎国家前途和人民利益。在国际视野中,社会建设不是孤立和封闭地追求狭隘的民族利益,而是在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发展中互动共进的结果,这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尤为明显。百年来,立足中华大地、依靠中国人民,秉持全球视野、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共同发展、造福世界人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建设重要的行动准则和实践特色。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贫困家庭的发展能力,是与会学者的关注点之一。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发现,从家庭发展能力的综合水平上看,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发展能力较弱且与非贫困家庭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集中体现在家庭风险应对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经济能力三个能力上。实证研究显示,农村相对贫困家庭风险应对能力弱主要由收入稳定性差和养老保险参保率低造成,社会交往能力弱主要由缺乏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造成,经济能力弱则主要由家庭收入水平低和金融资本匮乏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