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初期净土信仰中的女性视角
——中国化的女性净土叙事
◇王兴
中古汉传佛教阿弥陀佛净土信仰中关于女性往生与女性修行实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透过当时男性佛教精英对于佛典中性别教义的诠释和调整,能看到汉传佛教对两性平等净土观之树立所作的努力。此外,在中古净土往生传中,可见中古男性僧团精英在往生故事的叙述中有意树立某些在家女性宗教权威的形象,为女性修行进一步拓展在实践层面的可能性。通过关注汉传净土信仰中的女性话题,笔者希望能展现更为复杂多元并具有性别关怀的中国佛教传统。
女性叙事出现是
净土信仰中国化重要标志
一直以来,以汉语佛典为中心的东亚阿弥陀佛净土信仰,通常给人留下两性地位不平等、以男性为中心建立其教义的印象,而这种对净土性别构建的解读,往往又与印度、中亚大乘佛典中诸多议论女性身心种种弊病的宗教认知相联系。有学者指出,早期汉译阿弥陀佛净土一系典籍和论书中某些关于性别问题的论述,可能引起了后世汉传净土信仰中关于极乐世界与女性修行问题的长久讨论。汉译阿弥陀佛净土典籍中所描绘的极乐世界,是中国大乘佛教徒长久以来追寻的最为重要的解脱标的之一。从传来经典和论书的内容来看,“无有女人”这一特性,是极乐世界最为周知、也是与大乘佛教所建立的其他佛国净土不尽相同的一点。汉译阿弥陀佛经典中,《无量寿经》是最详细描绘极乐世界相状的佛典,其中阿弥陀佛因地所宣说诸多本愿中的“第三十五愿”即关涉女性修行,几种对此愿的异译成为后来极乐世界无有女人之说的滥觞。使某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妇人,女人欲来生我国中者即作男子”,在支谦译本《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中设为第二愿(即后来译本中的第三十五愿),意即所有成功往生极乐世界的女性皆会转为男子身而不会保留原本之女身,明显表达将女性身体排除在极乐净土之外的涵义。对这一愿的此种译法又在宋代异译本《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加以保留。随后传入中国的论书,署名世亲菩萨造《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对汉传净土祖师产生巨大影响,其中提出“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对排除女性的教义有了更极端的发挥,似乎彻底断绝女性修行净土法门的可能,而试图建立完全以男性为中心的净土修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