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事业的一面旗帜
◇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这三套书把中改院建院30年主要的精华反映出来了。我还为此写了篇书评——《建言中国改革的执着精神与家国情怀》,已于《经济参考报》发表。这三套书真的是把迟院长3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最主要的部分展现出来了。
第一,迟福林同志30多年来一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奔走呼号,一直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提出比较创新的思路、观点,很多具有超前性。比如关于政府改革、关于二次改革、关于二次开放、关于消费主导、关于民富优先等,而且经过实践证明,的确很有远见。所以,他的许多观点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举一个例子,我很欣赏多年前他提出的“民富优先”,到现在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我很欣赏迟院长这么多年来把中改院办成在中国以至在国际上都很出色的改革智库。中改院大门口陈锦华同志写的“中国改革智库”名副其实,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们很多同志都说,迟福林院长成就了一番事业,很不简单。其中需要大量的辛勤劳动,足见迟院长的勤奋。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我觉得它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改革事业的一面旗帜。每年10月底召开一次国际研讨会,每年出一本改革研究报告,每年发表许多如何推进改革的文章和建议,还到很多地方作报告,包括办培训班。这些都充分表明,中改院的社会影响力非常大。
最后,我认为这三套书的出版,包括迟院长的三本选集,对宣传改革、研究改革、扩大改革的影响会起到越来越好的作用。我们需要像迟福林院长、像中改院这样坚持改革开放,为改革开放不断建言献策的研究者和智库,这对于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祝贺这三套书的出版,希望中改院今后作出更大的成就与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