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三人谈
■仰韶文化博物馆 资料图片
■仰韶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云华
1921年10月,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贺信和讲话精神,我们邀请陈星灿研究员、袁广阔教授和韩建业教授谈谈他们的感想和认识。
现代考古学展现中华文明风采
《中国社会科学报》: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2020年9月28日重要讲话之后,又一次就考古学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请就此谈谈您的认识。
陈星灿: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以考古学为主题进行的专题学习,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考古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凸显了考古学的重要性,肯定了几代考古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工作成果,振奋人心。
时隔一年,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再次高度肯定了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研究取得的成绩,再次对考古工作者给予鼓励和勉励,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再次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我们会进一步鼓足干劲,加快步伐,把中国考古学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袁广阔: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我们第一时间听到了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心情非常激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让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这一重大主题,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文物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对考古人员队伍建设等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文物考古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高校考古专业教师,我们一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一方面积极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指示的仰韶文化、黄河文明等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四有”好老师,培养更多考古学有用之才。
韩建业: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考古学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在2021年10月17日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百年考古发现和研究,“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还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考古学和认识中华文明史的关系,阐述得十分深入清晰。因此,考古学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藉此厘清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揭示出中华文明的优秀特质或者文化基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重要贡献。
仰韶文化发现见证百年考古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恰逢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请您谈一谈百年来仰韶文化考古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如何认识仰韶文化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历程中的地位及意义?
韩建业:1921年,安特生主持了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提出仰韶文化的命名,迄今已有百年。百年来,经过考古学家的艰苦工作,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千处,发掘了夏县西阴村、西安半坡、陕县庙底沟、华州泉护村、灵宝西坡、秦安大地湾、庆阳南佐、巩义双槐树等数百处遗址,对仰韶文化的时空范围和文化特征、地方类型和交流互动、聚落形态和社会状况等都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土深厚、环境适中的黄河中游,以粟作农业为主,涉及10多个省、市、自治区,延续了2000多年,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来源于本土的裴李岗文化、白家文化等,在发展过程中与欧亚大陆西部存在有限的文化交流,“彩陶文化西来说”不能成立。距今6000年左右,由于豫、陕、晋交界地带的庙底沟类型的强烈扩张影响,仰韶文化的面貌空前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文化交融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奠定了后世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基础。庙底沟类型遗址数量比以前急剧增加,出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和数百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大型墓葬,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并推动了周围地区普遍加快了文明化进程的步伐。仰韶文化所孕育的稳定内敛、生死有度、重贵轻富、井然有礼、朴实执中等特质,成为后世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基因。
百年仰韶,百年考古。仰韶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仰韶文化是中国发现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学术遗产最为丰厚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中国考古学的领军人物如李济、梁思永、夏鼐、苏秉琦、严文明、张忠培等,都对仰韶文化的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仰韶文化的研究史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中国考古学史的缩影。通过仰韶文化研究摸索到的考古学研究方法,不但“找到一把开启整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钥匙”,而且对整个中国考古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袁广阔:中国考古学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开启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由于仰韶村遗址的重要性和代表性,考古学家遂将距今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统一命名为“仰韶文化”。20世纪50—70年代,以西安半坡、陕县庙底沟、临潼姜寨等一系列大型遗址的发掘为重要标志。特别是半坡和庙底沟两个遗址的发掘,确立了仰韶文化的半坡和庙底沟两个主要文化类型,推动了仰韶文化的深入研究。
80年代以来,仰韶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不断问世,甘肃大地湾、河南汝州洪山庙、郑州大河村、灵宝北阳平聚落群以及新近发现的巩义双槐树等遗址,拓展着人们对远古彩陶文明的认知与想象。特别是碳14测年等自然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研究的深入开展。仰韶文化研究在社会制度、聚落形态、人类体质形态和文化来源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中研究时间最长、学术成果最丰富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它的发现与研究对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您谈一谈100年来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探索和成就及其对于认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主要贡献与作用。
陈星灿:100年来,中国考古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可谓成就斐然。应该说,中国的史前史几乎都是通过考古学来重建的,有了文字记载后的历史也通过考古学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充实。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考古工作改变了大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弄清楚了基本年代框架和发展轨迹,对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有了相当多的了解。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都更为清楚。比如,通过考古我们了解到我国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距今七八千年前后形成的“南稻北粟”格局,水稻和粟黍的栽培不仅对我国乃至对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中国考古学在过去百年间,对我们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中国考古学对中国历史的复原、研究和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韩建业:百年前“中国文化西来说”流行,对中国上古史的怀疑成风,新诞生的现代考古学被赋予了实证或者重建中国上古史的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9·28”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学将中国史前史的轴线延伸到200万年前,将中国农业发展史的轴线延伸到1万多年前,将中华文明起源史的轴线延伸到8000多年前,将中华文明史的轴线延伸到5000年前,将有文字记载的中华信史的轴线延伸到至少距今3000多年前。考古学证明了中华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具有有主体和中心的、多支一体的文化结构,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华文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连续发展过程,锤炼出了整体思维——天人合一、祖先崇拜——以人为本、追求秩序——稳定执中、有容乃大——和谐共存、勤劳坚毅——自强不息、以农为本——稳定内敛等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特质,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考古学揭示了中华文明从来就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中国在5000多年以前就通过“彩陶之路”等,与西方发生有限的交流,距今2000多年前出现了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成长。
探索新时代考古学发展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广大考古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即“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1年正是新中国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起始年,请您谈谈在第二个百年中,中国现代考古学正在展开的工作有哪些?未来的发展趋向如何?
陈星灿:在中国考古学进入第二个百年的时候,中国考古学要朝哪个方向走?我认为,首先要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其次要继续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做到科学严谨地对待考古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从历史发展的逻辑、学科发展的逻辑,用唯物史观来总结和认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和内涵,认识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认真学习、系统思考考古学的成就及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开拓,进一步推动考古事业的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韩建业:习近平总书记在“9·28”重要讲话中,对于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做出了四点重要指示:一是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二是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三是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四是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仅就第一点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来说,他特别提到“夏代史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通过考古发现来证实为信史就显得特别重要”。“‘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也需要考古工作去揭开谜底”。我认为,在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时候,不但要不断加强多学科合作、加强科技手段的支撑,提取出更多、更科学的考古学信息,复原出更加可信、更加全面的古代社会场景,而且必须和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以及历史传承结合,对“三皇五帝”的真实性做出回答。“三皇五帝”的考古学对证研究的确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项研究是以考古学为基础的,需要精通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方法,需要对考古学文化谱系有精准细致的梳理,更需要对“三皇五帝”传说有深入研究和审慎把握。这就要求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携起手来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出同时兼具考古学和历史学素养的专业人才。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对“三皇五帝”的传说听而不闻,或者对有关的考古学探索裹足不前,因为结合古史传说是做好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的必经之道,是我们当代考古学和历史学义不容辞的共同使命。
袁广阔:随着我国大型基本建设的减少,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随之减弱。未来的中国田野考古应当是更加精细化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全息的考古研究将成为主流。例如,三维坐标、绘制平面图和剖面图、数字成像等将普遍运用于考古工作中。中国考古学将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有自己的风格和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