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文本阐释
◇张芳芳
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国际传播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面对丰富的实践积累,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实现理论总结的升华。宣传文本的阐释是影响话语权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传播工作中,高质量的文本阐释有利于做好预判,弱化冲突,有效处理矛盾,达成共识,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成效。
建构视域融合的文本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到,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不仅是科学深入关切的事情,也属于人类的整个经验世界。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任何解释一开始就有着先入之见。在对文本的阐释过程中,假如我们想理解他人见解的话,便不能盲目地坚持前见解。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达成阐释效果的阻碍。没有人可以在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去真正理解文本,正是这些偏见本身可能成为阐释过程中的再创造,它不会使我们与文本分离,而是使文本向我们开放。前理解为理解者和阐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之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而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