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成绩斐然
◇本报记者 赵琪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等均在各自领域对“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性阐述。虽然“现代化”具有全球性影响力,但仍须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现代化发展既不是单一的、统一的均质化过程,更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近代以来,中国始终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及成就进行了探讨。
现代化理论具有多元向度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克里尚·库马尔(Krishan Kumar)认为,现代化理论解释的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即不断用新的、更好的技术进行革新的过程。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使社会更加富裕,经济更具活力,政治制度更加完善,人民更加幸福。农耕时代的社会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社会流动性比较小。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趋于稳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除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外,有了更多的剩余,经济贸易随之发展起来,社会流动性也因此有了提高。之后,在农业设施、交通和建筑环境大发展背景下,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改由经济发展驱动。从历史来看,现代社会的兴起与工业社会的出现密不可分。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包含了深刻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斯蒂芬·奥盛库(Stephan Ossenkopp)对本报记者表示,现代化的本质是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科学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它关注的是物理和艺术原理的发现以及它们对整个社会的应用价值。科学与艺术表现的突破,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在自然界和宇宙中角色的看法。它也让人们对人类心理认知的力量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力量来提高生产力,改造工业,进而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现代化理论是指关于发展中国家创新发展的一种学说,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战略方针乃至具体政策,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现代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等方式,推动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数字化、智能时代的发展,使人类生产及生活方式更先进、更多元化。
中国式现代化赢得世界赞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人民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教授蒂莫西·道尔(Timothy Doyle)看来,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许。中国走出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如奥盛库所言,现代化是一种共同的社会进步推动力,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系。如今,西方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寡头势力的影响,如有组织的金融精英。与之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则是在壮大国家,努力提升每个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西方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存在明显差异。张敏认为,西方现代化以私有化、自由化、个性化等为基本特点,劳资关系明显偏向资本,最大程度地剥夺劳工权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中国现代化以提高生产率、实现全民福祉和社会繁荣稳定为目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建立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目标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为民谋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证各族人民享有同等接受教育、获得基本卫生医疗服务等的权利。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应中国国情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探索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尔表示,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变革过程,是一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动态发展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一系列转变,以及区域间、城乡间、社会群体间利益平衡的深刻变化。这一发展过程充满机遇和挑战。但是,只要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实施协调有序的现代化战略,妥善处理社会各种紧张关系,协调好利益关系,确定好现代化发展方向,中国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