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保护东北黑土地
◇于法稳
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保护东北黑土地不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
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时期黑土地保护进行了顶层设计。为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已然将保护东北黑土地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采取综合措施全面保护东北黑土地,夯实国家粮食与生态安全的根基,将成为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所作的重要贡献。
一是深刻领悟新时代黑土地保护的丰富内涵。加强黑土地保护,应全面、系统、深刻领悟“耕地中的大熊猫”的丰富内涵,以及所具有的重大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现代化进程中,东北地区的连绵发展与黑土带重叠,一些林地、草地、湿地被大量开垦,黑土地的承载力面临透支,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有着现实需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新时代黑土地保护的重要实践原则。从2018年吉林省出台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到近期国家层面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黑土地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保护黑土地成为深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和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