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A09
本版标题
  • 大运河:载起文化之舟

  • 龙在器上:商周青铜器与早期龙形象

  • 子 庚 簋

  • 子 庚 簋

  • 大运河:载起文化之舟

  • 大运河:载起文化之舟

· ·

龙在器上:商周青铜器与早期龙形象

◇蒋波

龙在古代被誉为“鳞虫之长”(《说文解字》),具有神圣不可亵玩的特性,同时又为人们熟知和亲近。自我国石器时代起,龙的形象就存在,商周典型器物青铜器上亦有诸多龙的造型或局部装饰元素。

一龙相传

从史前玉龙到商周青铜龙

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龙形象出现于石器时代。当时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可能用于原始祭祀的大型龙,如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石堆塑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摆塑龙;一种是体型较小的玉龙,如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中的玉龙、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中的龙首纹玉镯,它们受限于材质,大多个体娇小,身体卷曲成“C”形,但做工精致,造型优美。

进入商周时期,龙形象泛见于玉器、陶器、青铜器,尤以青铜器为最,以至于有人认为:“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为龙。”(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修订本)》)1992年,陕西扶风海家村发现一件重达19千克的青铜爬龙,它体态丰硕、头上有角、身上有鳞、腹部带足、尾部弯曲,均是后世龙的特征,说明商周青铜龙在史前玉龙基础上,已有所丰富,形象更加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