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A01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表达

◇胡亚敏

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扎根中国大地,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开拓,并形成了自身特色,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印记的理论观点,成为文学批评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反映文学与人民的联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发展中提炼和推出了一批原创性概念,其中最显著的概念之一就是“人民”。“人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运用频率颇高且较能体现文学批评特色的核心概念。在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人民”概念有多层含义,或指与统治阶级有别的广大劳动者,或指全社会的所有人;随着19世纪阶级斗争激烈化,“人民”概念逐渐被革命的主力——“无产阶级”所代替。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文化现象时多用“大众”替代“人民”。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我国国情,为“人民”概念注入了新质,明确阐述了“人民”概念的内涵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是具有广泛共同利益的集合体,是肩负推动历史进步和民族复兴重任的主体力量。由千千万万“具体的人”组成的人民,正是文学艺术服务的对象。

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作家以及文学与读者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基本维度,而文学与人民的关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个长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的问题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就作家而言,热爱人民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情入”“为人民抒怀”。就创作而言,人民应作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就对文艺作品的评判来看,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或是否有价值,就在于它是否表达了人民的意愿和心声,是否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认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把人民的需要作为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文学与人民的关系,这在中外文论史上属于首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处理文学与资本的关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面对文学和资本的复杂关系,表现出辩证思维的中国智慧。一方面,不是让文学剥离资本,而是充分利用资本;另一方面,又不能让资本操控文学,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在借助资本的同时须有所警惕,有所超越,以保持文学作品精神品格的优先权。

在妥善处理审美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学艺术价值的彰显和市场实际需求的满足,以及确保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领导权等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回答。

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文学精神品格的最佳途径。影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的播出证明,中国文坛完全有能力创作出既有较高艺术价值又有很好市场反响的作品,这些成功的影视作品有力地证明了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可融洽性。

促进民族与世界的融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贡献,同时也为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学艺术作为最具有世界性的交流载体之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具有特殊作用。我们的文学可以用不同视角和叙述方式讲述多彩的中国,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奋斗和命运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中国文学和文化在世界的接受性,这正是文学和文学批评新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具有的超越中西的胸怀,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相比,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包容性,她在比照不同话语体系和知识谱系的过程中敞开怀抱,通过与异质理论话语的对话和交流丰富和完善自身。但这种“学无中西”的自信不是要把全世界的文学批评纳入一个标准,而是展开多元化的交流和交锋。一个良好的文学批评生态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简言之,一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这些新的理论和范畴,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语境中产生的,承载的是中国人的生存体验,应对的是中国的现实问题。由于时代和语境的不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必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存在差异。差异性的“异”重在生成一些有本土特色的理论话语,这些理论话语不排除普遍性,它展现的是一种既能容纳本民族的深层感受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建构的过程。当代中国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每天都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挑战,有些问题具有全球相关性,即西方的问题在影响中国,中国的问题也在影响世界,由此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理论场。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以怎样的姿态向世界文坛展示,还有相当大的理论探讨空间,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19ZDA26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