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把握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方向

  •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制度化的现实意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 ·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制度化的现实意义

◇任晓  金天栋

国内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硕,且较多集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诠释和政策释义方面,对其学理考究和实践探索仍有不足。从价值理念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人类诸多思想精华,细致地梳理其价值内涵与哲学渊源是极为重要的。不过,研究工作若是仅围绕价值维度来展开就略显单薄。这是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共同体”,还是一种既有制度化可能也有组织化基础的实践共同体”。

保障人类生存发展

需求的必要前提

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结构与组织形态。在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不得不经由彼此团结与合作来获取物质利益和安全保障。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这说明人能群,也需要群;人不仅在群体中完成有限的自我实现,也在群体中获得“我”之所以为“我”的物质需求。易言之,个体自由不可避免地会受制于结构力量以便换取物质保障和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