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把握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方向

  •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制度化的现实意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付清

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的精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山东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中心议题,于10月24日在青岛举办了“中华文化视野下的全球治理与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从世界秩序、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理论等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自觉努力,以及对人类知识发展作出的贡献。会议上,学者集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第一,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全球转向的重要推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学出现了“全球转向”的重要进展。西方理论话语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质疑,动摇了知识生产领域中心—外围的不平等分工结构,世界范围内国际关系学以中心为主体、外围为客体的不合理现状受到重大挑战。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原创性突破在这一全球转向过程中发挥了引导作用,以中华文化的视野探讨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是突破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的重要进路。中国学者的理论贡献已经得到国外国际关系学界的高度关注,天下体系理论、关系理论、道义现实主义、和合共生思想开始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不仅激活了国外国际关系学界激烈的学术辩论,也出现了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国际关系研究人员应用中国学者理论的“异地本土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