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A10
本版标题
  • 国企党建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

  •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

  •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品牌化

  • 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 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发展定位

  • 为中国梦贡献国企力量

  • 新时代国企党建要把握好六个﹃度﹄

  • 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的模式探索

· ·

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李桂丽  罗文东

推动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发生,需要关注“人”这一关键性主体要素。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丰富,汇集了大量优秀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如能充分发挥这些“人”的力量,将会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我们应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让人民成为“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越是在遭遇困难挑战、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越要依靠人民群众并得到他们的支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最终获得解放的应有含义。

加强国有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亦是如此。国有企业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既是践行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主体,又是联结党建与业务的物质载体。党的建设涉及意识形态领域,而企业业务则侧重于生产、经营、管理等具体的物质活动领域。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性。在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过程中,这一能动性就体现为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能够以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投入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各方面和全过程。企业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劲头足,就能够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如果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虚化,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需要补足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丰富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的党性修养,强化他们对于党建重要性的深层次认识,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积极开展,也有利于完善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提升他们的生产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继而推动企业的整体性发展。抓住了国有企业中“人”这一关键性、主体性要素,也就抓住了国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