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推动共同发展
——访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
【图片新闻】
“屏幕上的美国梦”误导美国青少年
《国际视角下的
基础设施经济学与政策》
扁平结构可增强组织韧性
荷兰学者开发读者评价译作数据库
【3版国际资讯 】简讯
共同富裕推动共同发展
——访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
《国际视角下的
基础设施经济学与政策》
【图片新闻】
共同富裕推动共同发展
——访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
◇本报记者 赵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针对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John Ross)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共同富裕理论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
罗思义: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将在2022—2023年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将达成全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成就。在高收入经济体的总体发展过程中,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将减少,满足其他更复杂需求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投资模式将发生变化。以美国为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虽然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很清晰,但我们无法精准预测未来几十年的新需求。举例来说,中国的电子商务、社交媒体、高速列车等产业在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在未来15年里,可能还会出现革命性技术,但具体情况我们无法预知。因此,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创造最有利的宏观经济背景,使这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需要我们准确理解高收入经济体发展的具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