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立足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史晓玲
山东省临清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临近清河而得名。临清的兴衰与大运河密切相关,明清时期,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
北方运河断航后,临清失去了漕运要冲地位,但留下的运河遗产依然见证着往昔的繁荣与兴盛。尤其是生长在黄河故道上的桑树群,成为临清市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临清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充分挖掘桑树资源,推动桑黄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在临清这片古老而又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热潮正在涌动,书写着让野生桑树上的“树疙瘩”成功变身为“桑黄金”的生动故事。
依托独特资源优势
桑树在我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占据独特地位,极具民族文化特色。位于黄河故道上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树也是我国桑蚕产业和丝绸文化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