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院内专刊3
本版标题
  • “孙冶方大讲堂”第六讲举行
    余永定谈“中美宏观经济政策比较”

  • 青年学者谈当代民族文学

  • 推动数字贸易法治现代化
    “数字经济时代:跨境贸易规制与在线纠纷解决”国际研讨会举行

  •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
    财政学“三大体系”

  • 第十届东南亚宗教研究
    高端论坛召开

  • “孙冶方大讲堂”第六讲举行
    余永定谈“中美宏观经济政策比较”

· ·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
财政学“三大体系”

本报济南11月11日电  (记者张清俐)11月6—7日,以“‘十四五’时期的现代财税体制改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财政学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山东大学召开。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应该以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为前提,以中国财政分配实践为出发点,以中国财政制度、运行规律为对象,以追求学术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旨归,融合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建构知识体系。此外,还需要对已有的社会主义财政学、西方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学学术体系进行分析甄别。一方面,以分析为前提、以继承为原则,将体现财政分配共性的重要概念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应结合国情创新性地提炼标识性概念,发展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郭庆旺在题为“现代财政制度思考”的报告中,从推理角度、经验角度和需求角度介绍了现代财政制度。他认为,公平、效率、法治是现代财政制度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并以现代收入制度为例分享了对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