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A11
本版标题
  • 加强农村理论宣传队伍建设

  • 着力构建对外传播体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

  • 面向城市社区的大众化路径

  • 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 ·

着力构建对外传播体系

◇杨宜丰  姚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破解世界发展难题,回答时代之问,提出世界治理新方案,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意义。这一思想丰富和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散发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构成其对外传播的基本前提和内生动力。当前,对外传播既存在国际格局、世界体系发生变化,以及中国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的时代机遇,又面临意识形态冲突、话语争夺、传播能力不足等各种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着力构建对外传播体系,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

首先,加强主体建设,筑牢对外传播基础。主体是对外传播实践的施动者,加强主体建设,筑牢对外传播的基础,是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重要前提。

一是要构建多元化的对外传播主体。党和政府及官方媒体在对外传播实践中是表达中国立场和观点的主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到来,对外传播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留学生、自媒体从业者等在对外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引导他们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养他们的对外传播主体意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对外传播格局。二是要加强对外传播人才培养。高校、研究机构是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加强外语人才培养,特别是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打破语言壁垒,精准翻译传播内容;要加强对外传播理论的研究和教育,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三是要注重发挥对外传播受众的种子作用。要在精准传播的基础上,发掘对外宣介的对象、国际间活动的参与者、来华留学生等受众中真正了解和认同传播内容且愿意主动传播的群体,引导他们自觉转化为对外传播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