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
◇危旭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作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过程,也恰恰是不断探索与破解“三农”难题的历程。
立足中国农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实践正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农情、历史实际及客观条件“走自己的路”而形成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秉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深入农村亲身做了大量的农村实地调查,找到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一核心密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立足中国国情,完成了三农”探索的历史性转折;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精神,在“三农”的探索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秉承“务实作风”,奔赴多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基层,对中国农村情况有深切感知,对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对“三农”问题有深刻思考,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并制定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立足中国国情农情、实事求是是推动中国“三农”事业蓬勃发展的制胜法宝。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至今已出台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些文件既有宏观层面的规划布局蓝图,更有因地因时制宜、实事求是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指引。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中国国情农情解决“三农”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尊重农民诉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立场。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而解决农民问题是关键。“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了农民”。“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从尊重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诉求愿望出发制定“三农”政策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表达。
从尊重农民诉求出发制定“三农”政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探索的全过程。在面对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好”的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广大农民群众受尽了欺凌、剥削和压迫,而矢志不渝为穷苦农民求翻身得解放的中国共产党是他们最可信赖的力量。因此,广大农民也成为跟随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最坚定、最积极的主力军。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施土地改革、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大生产运动等举措,都是为了回应农民“吃饱饭”的诉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虽然囿于当时国内外的种种不利环境和现实条件,我们党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平衡现代化发展战略,但并没有忘记解放农民的初心和使命,领导农民完成土地改革、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大兴农田水利,取得了许多成就。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更是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使改革率先在农村启幕、在农村破题,并继而开启了点线面逐步推进拓展的全面改革开放大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共同富裕的愿望与目标,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推动乡村振兴。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从扶贫脱贫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逐渐将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现实。
历史和实践证明,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力量,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是乡镇企业的兴起,还是突破城乡藩篱的劳动力流动,以及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是党领导下农民亲自推动农村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造。
遵循客观规律
认清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魅力的秘诀所在。要解决好中国的“三农”问题,首先要遵循中国“三农”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的国情和农情造就了其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道路。探索理论创新,破解“三农”难题,谋划发展路径,夯实制度安排,这一切都应以遵从中国“三农”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基础和前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是基于对“大国小农”的独特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三农”规律的不断探索,形成了如下重要的战略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将“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把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发展第一要义;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以我为主、确保自足方针,紧紧守住耕地红线、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七个之路”(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中国特色减贫);等等。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把握和充分尊重,才使我们能够不断克服阻碍“三农”发展的瓶颈,开启“三农”发展新格局。
协调城乡关系
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是“三农”发展的关键性议题,也是始终贯穿整个现代化进程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注重城乡关系变化的研究,指出“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认为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从本质上剖析城乡关系演进规律,必须要回归生产力本源视角。城乡的分离和对立是造成乡村衰落的根源,而“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归宿,即“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城乡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兼容并蓄,在持续的“三农”探索中形成了协调城乡关系谋划“三农”发展全局的宝贵历史经验。“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观为指导,依据不同历史时期赋予的差别化任务和目标,针对不同乡村发展的重点和差异,沿着“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乡村改革—乡村振兴”的演进路径,聚焦“乡村现代化”这一“大历史”和“大叙事”,构建了一个“革命—建设—发展—转型”的宏大理论逻辑和理论谱系,探索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出一条城市和乡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路。
鉴古知今,彰往察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破解着“三农”这个充满着中国特色的世纪难题。“三农”问题的焦点会因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与任务而因时因势而异,但始终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相关政策体系也是伴随着时代要求与任务变化及认知水平提升而不断深化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不懈奋斗,再创新辉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与路径优化”(20BJY14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