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报时源远流长
◇成淑君
自古以来,时间一直担当着社会生活规划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民众特别是城市居民皆需遵循一定的时间安排生产和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愈加明显。20世纪中叶之前,计时器普及度不高,近代以来由地方时改为标准时带来了一些时间混乱。因此,公共报时在城市中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公共报时的方式和手段与时俱进、日新月异。
计时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早在周代之前,我国就已经发明了将一天平均分为一百刻的计时制。同时,又设置了将一昼夜等分为十二时辰的计时法,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为十二时辰命名。夜间则制定了特殊的“更点制”,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至五更分别对应的时辰是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每更为一个时辰,一更又分为五点。百刻制和十二时辰制互相配合使用,成为古代民众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计时标准,其中又以十二时辰制更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