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理藩制度进行系统全面阐释
◇李尚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赵云田是著名清史专家,长期从事清史尤其是清代边疆史研究,几十年来踏实治学、笔耕不辍、成绩斐然,特别是在清代理藩制度研究方面有开拓之功。他积四十年心血写成的《清代理藩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中的一部,并被评选为“社科文献2021年上半年十大好书”。全书分为12章,共计60余万字,对清代藩部形成、理藩机构、军府制度、典章与刑罚制度、社会制度、封爵制度、朝觐制度、驿站与卡伦制度、藏传佛教制度、备指额驸制度、清末新政藩部改革、理藩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等12个专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释。拜读之后,深感这是作者治学的匠心之作,故不揣冒昧,就该书的内容与特色,谈几点感受。
首先,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清代理藩制度,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和影响。理藩制度作为清朝的一项重要制度,时间跨度大、涉及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内容极为庞杂,研究具有相当难度。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理藩院的某些具体问题或现象,在研究深度、广度方面均有很大欠缺。另外,以鸦片战争为界,清史往往被划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属清朝史,后段属近代史。这势必造成对理藩制度的研究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不成整体。赵云田集四十余年之力,对清代理藩制度的发展历程(即自清初以迄清末)及其各项具体制度进行寻根溯源、条分缕析,以上述12个专题作为本书12章,内容涵盖理藩制度的主要方面及制度的动态变化,使理藩制度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全面性,凸显了制度史研究特色。由此,《清代理藩制度研究》的面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该书成为国内外清史学界第一部系统研究清代理藩制度的著作,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作用。第二,有力地助推清史研究新局面的展开与发展,使学界与后来者对清代藩部问题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对清代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研究、边疆史与边政史研究、清朝统治特色乃至晚清新政史研究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三,为目前边疆学界正在积极呼吁创立“中国边疆学”的热潮贡献了一个重要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