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韧性城市 提升城市风险治理能力
◇孙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现代城市系统如何更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新的挑战。2021年7月河南特大洪涝灾害也迫使人们思考,现代城市系统如何降低城市灾害风险、提高城市风险治理能力、减轻城市灾害损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以强化城市风险防控。建设韧性城市,成为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及城市系统在遭受到可见或不可见的风险与灾害的干扰、冲击时,仍能够通过科学调配资源,实现系统的快速修复、重建和发展,保持抗风险、快速反应、存续恢复、自我调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充满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风险,以“减灾防灾治灾”为导向进行韧性城市建设,需要着力提升现代城市的抗风险力、自组织力、适应力,综合提升城市风险治理能力。
加强城市“四预”体系建设,以增强城市抗风险力。现代城市风险不仅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暴雨洪涝灾害,也包括各种“人造风险”,如“城市病”。由于城市人口、功能、规模的复合性不断增加,现代城市发展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特征,人口、建筑、资源、信息技术等的集聚,使城市风险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不断累积,带来的破坏性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