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构建国际传播话语的动力机制

  • 数字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实践

  • 新时代党的新闻政策演化特点

· ·

数字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实践

◇薛翔

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下的新闻业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显著特征,借助互联网及其不同数字平台而进行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数字新闻也面临着全新挑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崇尚非理性、提倡主体间性与追求个性化的氛围逐渐弥漫,新闻实践类型变得丰富多元,这将促进数字新闻业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非理性与客观性矛盾

后现代主义崇尚非理性与数字新闻客观性之间的矛盾。在李普曼看来,非理性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常态。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种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各种形式的情绪宣泄与情感表达遮蔽了热点事件背后的新闻事实,报道文字混杂了理性与感性的故事内容,传统新闻业的基本理念遭遇全新解构。由此,数字新闻的客观性受到了严峻挑战。实际上,崇尚非理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直觉、情感、意志等感性元素,而是在理性事实基础之上融入情感的个体经验,从而更加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需求,这也使得数字新闻业的“情感转向”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