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多维路径
◇田旭明 杨正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卫国之基、强国之本、兴国之魂,对社会成员起着道德规范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使两者有机融合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总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使命担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依托课堂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依托课堂主渠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融入。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思政课堂主渠道,不是简单植入,而是要思政课教师结合各门课程特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实行差别化融入。如“原理”课需要教师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概论”课需要教师紧跟时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纲要”课则需要教师立足历史,阐明党史国史,引导学生坚定信仰和厚植家国情怀。其次,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传统思政课教学局限于课堂,且一些教师习惯采用理论灌输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空洞,于学生而言,过于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也会打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故事化、生活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在课堂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辩论赛、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也可将思政课堂搬到校史馆、校先进典型纪念馆,将先进典型事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以鲜活感人的课堂情境感染激励学生,从而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