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院内专刊3

中国非洲研究院举办第十届中国讲坛

本报讯  11月25日,中国非洲研究院在京主办“第十届中国讲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应邀围绕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作报告。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主持活动。马里、毛里塔尼亚、纳米比亚、津巴布韦驻华大使和非洲联盟驻华代表等21个非洲国家和组织的驻华使节及中非双方学者共计90余人出席论坛。

《决议》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辛向阳的报告围绕其中的“坚持人民至上”展开。他表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强调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决议》这段文字中的若干个“最”字,充分说明了人民至上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中的重要位置。

辛向阳表示,中国共产党强调人民至上,重视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转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贯彻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实践。

辛向阳指出,美好生活不仅关乎人民的客观需求,同时注重人的主观感受,“美”“好”二字均带有主观色彩。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三感”,均属于主观感受范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切实提高,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

加纳驻华大使温弗雷德·哈蒙德、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和津巴布韦驻华大使马丁·切东多先后发表评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祝贺。他们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在发展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发展和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有力地回应了时代挑战。

大使们表示,中非关系稳定发展,中非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为非洲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感谢中国为非洲国家和人民提供的一系列重大帮助,希望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更大成就,希望中非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