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4版:院内专刊4

江城
掌故



◇许长江(语言所)

改革开放前,江城武汉只有两座40多米高的建筑。一座是清光绪末年(1908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导督建,次年完工的汉口水塔;另一座是1922年筹办动工,两年后落成的江汉关大楼。 

那时,站在水塔和江汉关之间花楼街一带的房顶平台上,北望是赭红色水塔上的窗户,南眺是江汉关钟楼上的指针;两座风格迥异的建筑,一北一南,一红一灰,各有特色。

汉口水塔

据文献记载,水塔由英国人设计,结构中西杂糅,含有中华传统元素,如塔平面呈正八边形,寓意道教《易经》八卦理念,其中乾卦是天,坤卦为地……坎卦是水,离卦为火,坎克离,水自然能灭火。平日,在塔顶的平台上,有望丁(瞭望哨)日夜轮值,向四方眺望巡视;如遇火情,白日悬旗,夜间挂灯,同时拉钟报警。水塔建成即投入使用,马上就为周边的民宅、商铺、租界等约10万人提供生活用水及消防水源。

一座城市建有供水系统和消防功能的水塔,是近代文明的标志,如1869年建成使用的美国芝加哥水塔等;横向比较,以当时的国情而言,我们建塔也不算太晚。40年后的1909年,汉口也有了相同功能的水塔,这无论从时间和规模上说,在清末全国各大城市中均属前卫。

40多年前,汉口很多房屋都是新中国成立前修建的两三层高既老又旧的民宅。那个年代的房地产商,没有统一规划,盖房都是各自为政,建造出来的房子参差不齐,各式各样,且都以砖木结构为主,极易引发火灾。经常有鸣着刺耳警笛的救火车从水塔驶出,消防员们头戴消防盔,身着防水服、脚蹬雨靴,站在车载水罐两侧的踏板上,双手抓着罐上凸出的扶手,其中一人,一手抓扶手,一手摇动着手中当当作响的铜铃,呼啸而去。

百余年来,水塔上的各种老旧设施,陆续被不断更新的技术与设备所取代,渐次退出历史舞台,但它承载的人文历史却保留了下来。2017年,水塔被辟为博物馆,馆内展陈着记载其前世与今生的文字、图片及实物;塔中那盘旋而上的木制楼梯、金属扶手护栏等,更是给人留下了当年修建时的印记。

以今天的眼光看,七层高的水塔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在那会儿,尤其是在100多年前,它可是武汉三镇最早,也是最高的标志性建筑;2007年,拆除了其周边的老旧房屋,代之以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水塔也就不再显眼了。

江汉关

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主管外交和商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设立汉口海关,即江汉关(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武汉关)。1922年海关成立60周年时,开工修建了也是由英国人设计,1924年完工的江汉关大楼,直到2012年,它都一直是武汉海关的办公楼;2015年,变身为江汉关博物馆。

这座纯西洋式风格的建筑,位于江汉路与沿江大道交汇处;北连繁华的江汉路商业区,南邻长江边往返于武昌司门口的轮渡码头,西靠海员电影院(现已不存在),东对沿江大道;楼顶是座四面钟楼,楼的整体建筑质量,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内部结构、施工工艺等,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即使到了百年后的今天,凝目望去,其独特的艺术造型非但魅力不减,反而凸显出历史的厚重。那打点报时的钟声每15分钟响一次,奏出的音调是《威斯敏斯特》国际通用报时曲。住在这一带的人们大都习惯性地闻声知时,钟声一响心里就知道了大概的时间。

汉口历史上江洪不断,同治九年就发生过大水灾。其后几十年间虽水患频频,但都没有像1931年的那次来得凶猛。那年,水位高达28.28米的洪水溃堤而出,迅即灌入大楼地下室及一层楼面,并淹及毗邻的金融街江汉路和商贸中心中山大道等街巷,长达月余之久。人们陆地行舟,出入家门都要乘坐被武汉人称作划子的小船,家中的木盆、木桶、床板、门板等也都纷纷派上用场。一时间,汉口犹如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一片水乡泽国。彼时,60多年前的同治水灾已被人们淡忘,因为官民防范水患的意识都很薄弱,导致暴发疾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23年后的1954年,洪水再次来临,虽水位达到同治四年汉口建立水文观测站以来的历史最高点,为29.73米,高于1931年;但此时已是“换了人间”的新中国,在中央政府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各地调集救灾物资迅即驰援武汉。28万多抢险救灾军民,紧张有序地进行抗洪救灾工作。当时的口号是“可以有1931年的洪水,不能有1931年的武汉”,人们的精神境界已是今非昔比。经数月艰苦奋战,全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为此,毛泽东主席还特意写了“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的题字。至今,在江汉关的南墙上,仍钉有两块记录这两次洪峰最高水位线的铜牌。

时代发展,岁月变迁。前些年,汉口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成片地拆除了江汉关北面百子前巷、苗家巷(现已不存在)一带的老旧房屋,在原地建起了50多层的高楼。如今,这幢矗立在长江边上的当年的地标建筑,在两相映衬下,早已不再醒目;但其多角度承载的历史内涵,却是人们不应忘记的。一方面,在汉口百年沧桑的巨变中,它经历了那段半殖民地半封建屈辱不堪的历史,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行径。如,海关本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行政机关,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征收关税,稽查缉私,人员及货物出入境等项工作,竟然都由洋人说了算,想想实在是奇葩。另一方面,它也见证了汉口自近代以来,从闭关锁国到开埠包容,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无论水塔还是江汉关,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具有说服力,能够潜移默化地起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原始建筑实物。用时下的话说,就是要牢记历史,但牢记历史不能是一句空话,要在睹物思史、辨史明史后,做到知史铭耻,进而知史奋进。而对于今天的英国人来说,这里的主人早就换了。1861年,英国首次在汉口开设总领馆,而再次于此设馆,则已是155年后的2016年。百年春秋,时移世易。英国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中国更非彼时的“东亚病夫”,双方平等外交,1986年武汉与曼彻斯特还结为友好城市。

百余年沧桑风云变幻,数十载岁月换了人间。如今,这两座惯看汉江畔秋月春风,浓缩了一段中国近代史,见证了汉口百年兴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虽昨日风光不再,却底蕴不减当年。它们都在以各自独有的形象诉说着历史,也都在以博物馆的形式,向人们展示着过往风云,更在无声地告诉人们,历史将继续在这里演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