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外交理念创新与政策实践
◇周方银
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组合和利益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周边是首要”的提法正式出现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中国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2013年10月,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出关于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思路,包括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以诚心诚意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坚持正确义利观;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等。同时,提出在周边地区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会议确立的关于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有效地指导了周边外交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伙伴关系提质升级。2015年4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将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成为中巴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打造双边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内容。2019年6月,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巩固,中国与俄罗斯宣布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当前中国外交层级最高的伙伴关系。此外,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韩国、文莱、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哈萨克斯坦建立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蒙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高水平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命运共同体建设落地生根。中国与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缅甸分别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双方合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充实和提升。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周边地区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由点到面逐步铺开,不断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