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安全合作前景可期
作为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的“礼尚往来”
量子社会科学与未来数字世界
︱︱ 评亚历山大·温特的︽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
量子社会科学与未来数字世界
︱︱ 评亚历山大·温特的︽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
量子社会科学与未来数字世界
︱︱ 评亚历山大·温特的︽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
◇高奇琦 陈志豪
一直以来,主观意识都是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本体论而言,主观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直辩论的焦点。而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如何理解和锚定人的主观意识的内涵和外延,也是社会科学各大学派讨论的问题。在实证主义者看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都具备客观规律性,不以人的自由意志为转移。因此,人类的主观意识被实证主义者忽视,其地位也被边缘化。然而,在解释主义学派看来,人类的主观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学派主张,世界是人类以主观意识构建的结果,人类主观意识是理解世界差异性及其背后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学派的差异使各自的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大不相同,整个社会科学阵营也随之一分为二。
在《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一书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亚历山大·温特试图打破社会科学与哲学的界限,通过坚持一种形而上学传统,调和并综合了每个传统中最重要的假设,将社会科学长期以来对主观意识的不同理解整合在统一的范式下,即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量子范式,从而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范式之争。在该书中,温特认为科学实在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实在论实际上是一种对待社会现实的新实证主义方法,它假定了自然主义的假设,根据这种假设,现实世界确实独立于人类的观察而存在。也就是说,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在那里,在我们的头脑之外。然而,科学实在论也认为,现实世界往往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会受到社会行动者的挑战和重新解释。因此,现实世界也是一种社会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