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A05
本版标题
  • 非传统安全与国家安全学“再定位”

  • 以问题为导向考察国家安全学研究

  • 把握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国家安全学

· ·

非传统安全与国家安全学“再定位”

◇余潇枫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正处于“进行时”,全国有若干所高校正在全面开展该学科建设的试点工作。但国家安全学如何完好地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如何恰当地处理非传统安全的复杂内容,如何合理定位其学科性质,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国家安全学的“总体性”

狭义的国家安全观是指直接与主权和政权相关的传统安全,即“领土保卫与政权保护”,在冷战以前与冷战时期占主导地位。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非军事安全”为特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更为凸显,于是国家安全内涵从狭义转向了广义。除了主权和政权安全,与人民安全或人的安全(human security)紧密相关的非传统安全领域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的内涵也随之大为扩展。与此相应,国家安全学的“总体性”也就成为时代的必然诉求。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勾画出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其涵盖的领域既有体现传统安全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又有体现非传统安全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还有体现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核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海洋安全、极地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超越了传统狭义的国家安全观,是统筹国内与国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与安全的新型国家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