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与新时代文艺创作
◇张凡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马克思主义文艺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成长起来的。以伟大建党精神统领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则是顺理成章、应有之义。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文艺创作与传播是感性的和实践的,在艺术中渗透着浓郁的民族审美意识。文艺作品任务之一是让这种民族的审美意识达到自觉。创作是实践中的感性,传播是感性的实践,文艺的艺术实践蕴含着生存体验的情感。在其原初上说,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透射着真理的光芒,因而艺术实践也是真理的事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文艺创作来说与伟大建党精神并行不悖、水乳交融。文艺需要自觉自律地追求真理和理想,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艺术以及对艺术问题的探讨具有多层面多学科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和思想武器。“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主义始终用历史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的生活,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历史意识、历史观点应该成为文艺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观点,作为文艺理论研究的工具。